艾柱的做法?艾柱熏屋子的正确做法是先准备好艾柱和熏香炉,点燃艾柱后放入香炉中,关闭门窗,让艾烟在房间内充分扩散,持续约30分钟左右后开窗通风。艾柱熏屋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艾烟的香气和药效来净化空气、调节人体气血。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艾柱,一般来说,优质的艾柱颜色鲜艳,气味浓郁,那么,艾柱的做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蒜艾柱的制作与应用,源自中医传统疗法。所需材料包括独头蒜与艾柱,数量按需准备。
制作步骤简明:首先,剥去独头蒜的外皮,清洗干净后切片,将切好的大蒜片按压在痈疽部位上。接着,用艾柱施灸,每灸3壮后更换1片新的大蒜,直至疼痛感消失或疼痛重新出现。
每日需施灸一次。其主要功效在于对痈疽的初期治疗,不论是脓疮尚未形成或是已结未结的状态。对于恶疮、漫肿、疙瘩四起、疼痛痒甚、红肿发热以及皮色变化等症状,均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此法,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愈合。
总的来说,大蒜艾柱疗法以其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以及对多种痈疽相关病症的积极效果,在中医传统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选择。
1
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是属于一种中医养生疗法,是通过温热刺激将艾叶的药性透达穴位深部,起到温经散寒、固本培元、防病治病的作用,正确的艾灸以艾灸足曲池穴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先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曲池穴进行胸熏烤;距离皮肤约2-3cm,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就固定不移;一般每穴灸20-3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如果患者有烫、痛感应,应将艾条远移;艾灸期间需要随时调整艾灸的距离,以防止烫伤。
2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生活中艾灸主要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四种。
艾柱灸可以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还可以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就是把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做艾柱灸,一个穴位做15分钟左右。
艾条灸就是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用来帮助人体调理身体。
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
温灸器灸就是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方法简单。
3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
具体如下:
艾灸是可以去除湿气的,可以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去湿。
艾绒做法如下:
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穴,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
将当年端阳前后采摘艾叶晒干后,置于石臼或其他器械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棉,筛去灰尘及杂质梗,即成艾绒。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粗艾绒,每 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宜于一般灸;再经精加工,500克艾叶得艾绒150克艾绒,呈土黄色,谓之细艾绒,宜于直接灸法。
艾绒点燃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透达皮肤、肌肉深处,灸之人体愉悦温暖。质优、少杂质且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疗效愈佳,反之则差。艾绒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施灸的疗效。
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时候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含有杂质较多的杂质艾绒,燃烧时艾炷常有爆裂的流弊。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久的艾绒为佳,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艾绒制作方法:
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艾柱手工制作方法:
一般用手捻。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左手食指指腹上,用左手及右手的拇、食四指边捏边旋转,令其紧实,捏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手工制作艾绒要求搓捻紧实,耐燃而不易爆。大致的型号分为小艾柱:麦粒大小;中艾柱:半截枣核大小;大艾柱:半截橄榄大小。
炙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将药材与辅料同炒,增强或转变药物的某些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酒炙,可增强升散活血性能。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或先将药材炒至微黄,再用酒喷洒,略炒。如酒当归、酒白芍等。
②醋炙,增强收敛、入肝、补肾等性能。用米醋炙如上法。如醋五味子、醋附子等。
③盐炙,增强入肾性能。先将盐加水溶化,再与药物同炒。如盐黄柏。
④姜炙,增强和胃降逆止呕性能。先将姜捣烂取汁,用姜汁与药物同炒。如姜半夏。
⑤蜜炙,增强补益、滋润的性能。如枇杷叶、黄芪。
⑥酥制,增强补益的性能。如酥炙淫羊藿。
⑦米泔水炙,益脾胃。如炙苍术。
⑧麸炙,醒脾健脾,矫味矫嗅。如麸炒薏苡仁、椿根皮。
⑨土炙,健脾和胃。如土炒白术等。
以上就是艾柱的做法的全部内容,大蒜艾柱的制作与应用,源自中医传统疗法。所需材料包括独头蒜与艾柱,数量按需准备。制作步骤简明:首先,剥去独头蒜的外皮,清洗干净后切片,将切好的大蒜片按压在痈疽部位上。接着,用艾柱施灸,每灸3壮后更换1片新的大蒜,直至疼痛感消失或疼痛重新出现。每日需施灸一次。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