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挂面的做法和配方?制作传统手工挂面的过程十分讲究,首先需要准备小麦粉1000克、食盐50克、碱5克、水1000克。春秋季每公斤面粉加入食盐50克左右,夏季则需60克,冬季则减少至30-40克。先将食盐溶解成盐水,再与面粉混合,需反复揉和直至面团光滑,不粘手也不粘盆。接下来是醒面步骤,将和好的面团放置20分钟,使其松弛。那么,手工挂面的做法和配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家庭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如下:
和面:
选择在晚上进行和面,以便面团有足够的时间发酵。
在10斤面粉中加入一汤勺盐,根据温度调整盐的用量,温度高时多加一点,温度低时少加一点。
和面至面团光滑有弹性。
切面与放置:
将和好的面放置至第二天清晨。
使用圆碟在面团上旋转,将面切成粗长条状,放入盆中。
每放一层粗条状的面条,撒点面粉以防止粘连。
拉面与缠绕:
将粗条状的面条拉成细面,注意保持粗细一致。
将拉好的细面成“∞”字缠绕在两根棍子上。
将缠好的面放入醒面箱中,进行醒面。
醒面:
醒面时间一般在56个小时,让面条充分发酵和松弛。
室外拉面与晾晒:
醒过的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此时将面挂到室外太阳下,从上至下拉面,可以拉得细如发丝。
确保阳光均匀撒在拉过的面上,晾晒23个小时直至面条完全干燥。
收存:
将晒干的面条收起来,扎好。
存放在箱子中,原生态、纯手工的挂面存放一年都不会坏。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制作出筋道可口、原生态的家庭手工挂面了。
1、和面,有筋道的挂面一定要头天晚上和面,和面时要加点盐10斤面粉一汤勺,温度高时多加一点,温度低时少加一点。
2、切面,和好的面放至第二天清晨才开始切面,注意不是用刀切而是用碟子切。圆碟在面团上旋转,将面切成粗长条状放如盆中,每放一层撒点面粉防止粘连。
3、盘条,将粗条状的面条拉成细面,注意保证粗细一致。然后成“∞”字缠绕在两根棍子上,将缠好的面放入醒面箱。
4、醒面,醒面就是将缠好的面放置不动,一般在5-6个小时。
5、拉面,醒过的面并没有完全干,有超好的弹性,这时将面挂到室外太阳下从上至下拉面,可以拉得细如发丝哦。
6、晒面,阳光均匀的撒在拉过的面上,2、3个小时就会晒干。
7、收面,将晒干的面收起来,扎好,存放在箱子里。哈哈,原生态,纯手工的挂面存放一年都不会坏哦。
扩展资料:
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
开水煮两三分钟即熟,适合速食。可以打卤子吃、夏天可以过熟之后捞出来过凉水做凉面、也可以过凉水之后做麻辣面等等。
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专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做‘须面’”。
1、和面,春秋两季每公斤面粉放食盐50克左右,夏季放60克左右。冬季放30-40克,食盐先溶解成盐水后再和进面中。和面时,不能和得过硬或过软,要反复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为止。
2、醒面,将和好的面进行放置20分钟;
3、盘条,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将面团划割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圆形长条。连续划割,中途不能停断,随之用手来回反复捻搓成直径1-2厘米的圆条。再将其层层盘入盆中,接着放入食油(每公斤放10克),以防条与条之间相互粘边。切不可用面粉替代食油,否则挂面会显得粗糙。
将粗条状的面条拉成细面,注意保证粗细一致,将缠好的面放入醒面箱。
4、绕条,把两根65厘米长、一指粗的竹扦固定好。将盘好的面交叉地缠绕在竹扦上。至竹扦绕满为止。扦与扦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绕条时用力要均匀。自然有序,最好一气绕成。一般情况下,1分钟可绕满两根竹扦。每两根竹扦可绕面条3公斤左右。
5、二次醒面二十分钟后开始拉条,拉制时要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张,拉到80厘米左右时;醒过的面并没有完全干,有超好的弹性,这时将面挂到室外太阳下从上至下拉面,可以拉得细如发丝。然后在阳光均匀处晾晒2-3个小时。
6、三次醒面三十分钟后上杆,将面条从发酵槽中取出,放置高为2米的架子上;并二次拉长,将面从架子上垂直下拉至1.80米长,进行晾晒;
7、下杆,晒干后小心收起然后切段,然后包装,根据要的规格进行裁切,包装完成即可。

手工空心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以下是制作手工空心挂面的详细步骤:
准备材料:
中筋面粉:500克
清水:约220毫升(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
盐:适量
和面:
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盐。
慢慢加入清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使面粉形成絮状。
当面粉和水基本混合均匀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盖上湿布或保鲜膜,让面团醒发30分钟左右。
擀面:
将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上少量干面粉防粘。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大约2-3毫米厚的面片。
将面片卷在擀面杖上,轻轻滚动擀面杖,使面片更加均匀。
切面:
将擀好的面片展开,用刀切成宽约2-3厘米的面条。
切好的面条撒上干面粉,防止粘连。
制作空心:
取一根切好的面条,用手掌轻轻搓动,使其变得稍微细长。
用筷子或特制的空心针从面条的一端开始,轻轻压入并向前推进,直到穿过整个面条,形成空心。
重复此步骤,直到所有面条都变成空心挂面。
煮面:
在锅中烧开足够的水,加入适量的盐。
将制作好的空心挂面放入沸水中煮。
煮至面条浮起且变得透明,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煮面时间,通常需要3-5分钟。
出锅:
用漏网捞出煮好的面条,立即过冷水冲凉,这样可以使面条更加劲道。
将面条沥干水分,放入碗中备用。

制作传统手工挂面的过程十分讲究,首先需要准备小麦粉1000克、食盐50克、碱5克、水1000克。春秋季每公斤面粉加入食盐50克左右,夏季则需60克,冬季则减少至30-40克。先将食盐溶解成盐水,再与面粉混合,需反复揉和直至面团光滑,不粘手也不粘盆。
接下来是醒面步骤,将和好的面团放置20分钟,使其松弛。然后将面团放在桌面上,用快刀划割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长条,再用手反复捻搓成直径1-2厘米的圆条,将其层层盘入盆中,并加入食用油以防粘连,绝对不能用面粉替代,否则挂面会显得粗糙。
绕条过程是将两根65厘米长、一指粗的竹扦固定好,然后将盘好的面交叉地缠绕在竹扦上,直至竹扦绕满。绕条时要用力均匀,最好一气呵成,一般情况下,1分钟可绕满两根竹扦,每两根竹扦可绕面条3公斤左右。
二次醒面阶段,将绕好的面放入发酵槽中,进行发酵,一般为30分钟。温度较低时可延长至50分钟,温度较高时则缩短至20分钟。拉条时需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张,拉至80厘米左右。
三次醒面步骤,将拉至80厘米的面条再次放入发酵槽中,一般为30分钟。最后将面条从架子上垂直下拉至1.80米长,进行晾晒,直至完全干燥,然后取下空心面进行包装,整个过程才算完成。

以上就是手工挂面的做法和配方的全部内容,手工挂面的做法和配方如下:配方:- 小麦粉:500克- 温水:200克- 盐:3克- 油:适量 做法:1. 和面:将面粉、盐、温水、油混合在案板上,揉成光滑面团,然后盖上湿布,“醒”面一段时间,让面筋更好的形成。2. 擀面与切面:将面团擀成大片,然后折叠起来,切成合适的宽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