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炒疙瘩的做法?做法:制作炒疙瘩时,先将和好的面揪成面疙瘩,下水煮熟后再捞出晾干。接着把晾干的面疙瘩倒入油锅翻炒,加入青豆、胡萝卜、蒜苔粒等蔬菜和调料,出锅后即可食用。由于其做法相对简单,很多老北京人喜欢闲时自己在家制作来吃。那么,北京炒疙瘩的做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色泽深黄,黄绿相映,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以下是关于炒疙瘩的详细介绍:
特色描述: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看起来非常诱人。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嚼劲,越嚼越香,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制作工艺:炒疙瘩的制作过程煮炒兼用,先将和好的面揪成面疙瘩,下水煮熟后再捞出晾干。接着把晾干的面疙瘩倒入油锅翻炒,并加入青豆、胡萝卜、蒜苔粒等蔬菜和调料,出锅即可食用。
历史渊源: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在民国初年,她们经营了一个名叫“广福馆”的饭铺。由于某天剩下的饴烙面较多,母女俩将其重新揉过并揪成小疙瘩煮熟,然后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着吃,没想到口味特别好,于是决定在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再添上这道新的面食,并起名为“炒疙瘩”。
家庭制作:由于炒疙瘩的做法相对简单,很多喜欢吃炒疙瘩的老北京人都会闲时自己在家里做来吃。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
炒疙瘩的做法
材料:青豆50克、胡萝卜75克、黄瓜75克、青椒75克、红椒75克、面粉150克、酱油一小勺、植物油适量。
制作过程:
1、面粉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后揉成长条,揪成见方的小疙瘩,撒上面粉抖撒。青豆洗净,胡萝卜,黄瓜,红椒洗净切丁备用。
2、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然后加入抖散的小疙瘩,煮熟捞出备用。
3、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胡萝卜,黄瓜、青椒、红椒翻炒至熟,放入煮熟的小疙瘩,加少许水,适量酱油翻炒至料熟即可。
小贴士:小疙瘩面要和的硬一些,这样更好炒。为了避免煮熟的小疙瘩粘连,煮好后放入清水浸泡,炒之前捞出沥干。
炒疙瘩的制作指导:
配料中的蔬菜可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各季节的时令蔬菜菜品口感此小吃滋味醇香,淡雅美观。
炒疙瘩的饮食特点
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

北京小吃炒疙瘩的做法如下:
材料: 青豆50克 胡萝卜75克 黄瓜75克 青椒75克 红椒75克 面粉150克 酱油一小勺 植物油适量
制作过程:1. 和面制疙瘩:面粉加适量水揉成较硬的面团,揉成长条后揪成见方的小疙瘩,撒上面粉抖散以防粘连。青豆洗净,胡萝卜、黄瓜、红椒洗净切丁备用。2. 煮疙瘩: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加入抖散的小疙瘩,煮熟后捞出。为避免粘连,可将煮熟的小疙瘩放入清水浸泡,炒之前捞出沥干。3. 炒制:锅中放油烧热,先放入胡萝卜、黄瓜、青椒、红椒翻炒至熟,然后放入煮熟的小疙瘩,加少许水和适量酱油,继续翻炒至所有材料熟透即可。
小贴士: 小疙瘩的面要和得硬一些,这样炒出来的口感更好。 煮好的小疙瘩放入清水浸泡可以防止粘连,炒之前记得捞出沥干水分。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配料中的蔬菜可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各季节的时令蔬菜,以保证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老北京炒疙瘩的做法
导语: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种特色的炒面食品。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下面是其做法:
老北京炒疙瘩的食材:
主料:饺子粉300g 辅料: 猪肉丁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柿子椒适量洋葱适量毛豆适量姜末适量
老北京炒疙瘩的做法图解步骤:
1.首先称好300克饺子粉,面粉里放2克盐(这样可以更劲道)
2.用126克清水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醒30分钟
3.醒面团的时候准备配菜,首先将半个洋葱切丁
4.三种颜色的柿子椒切丁
5.猪肉切丁,姜切末
6.毛豆剥皮用开水焯烫一下备用
7.面团醒好以后用擀面棍擀成厚片
8.用刀切成长条
9.再横着切丁
10.这时火上烧一锅水
11.取来一个筐子(只要下面有花纹就行,没有这样子的用个洗菜的筐子也行,或者高粱秆那种饺子帘也行)将面丁放筐子底上
12.用大拇指按住面丁往前一推(同时也要向下用力)
13.大拇指推到头一个猫耳朵就搓好了
14.两个手的大拇指同时搓,将所有的面丁丁都给搓成猫耳朵
15.这时水也开了,将猫耳朵下锅煮熟,因为面硬,所以要多煮一会儿,我加了三次冷水
16.猫耳朵煮熟了以后将它用冷水过凉然后控干水分备用(过冷水可以令炒制时不黏糊,比较清爽
17.炒锅烧热加入玉米油烧热后加入肉丁和姜末一起煸炒
18.煸炒到肉丁变色下入洋葱丁煸炒
19.再加入焯过水的毛豆煸炒
20.加适量盐
21.加入生抽煸炒均匀
22.再加入控干水分的猫耳朵煸炒
23.最后加入切好的彩椒丁,翻炒均匀就可以了
24.盛入碗中开吃
小贴士:
吃的时候也可以凭自己喜好淋点醋,再来两瓣大蒜那就更美味了哈。
炒疙瘩,北京特有面食,煮炒融合,色泽金黄,搭配绿叶蔬菜,黄绿相衬,口感绵软劲道,越嚼越香。此美食源自民国初年的广福馆,创始人是穆老太太与其女儿。
广福馆经营初期,因小本生意,菜式普通,生意冷清。某日,剩余五、六斤饴烙面,母女发愁。突发奇想,将剩余面团揉制,揪成小疙瘩,煮熟后晾凉。晚宴时,她们以熟面疙瘩与青菜炒食,发现口味独特。决定将此面食加入菜单,命名为“炒疙瘩”。
次日,"炒疙瘩"因香鲜味美、价格实惠,吸引新老顾客纷至沓来。自此,炒疙瘩成为广福馆招牌菜之一,广受欢迎。
炒疙瘩制作过程简单:剩余面团揉制、擀成薄片、切成小疙瘩,煮熟后晾凉。炒食时,加入青菜、调料,快速翻炒即可。此美食传承了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特色面食。
炒疙瘩,不仅味道独特,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体现了老北京人在逆境中创新,以平凡食材创造不凡美食的精神。如今,炒疙瘩仍在北京的饭馆里,作为一道美味佳肴,传递着老北京的味道与情怀。

以上就是北京炒疙瘩的做法的全部内容,制作工艺:炒疙瘩的制作过程煮炒兼用,先将和好的面揪成面疙瘩,下水煮熟后再捞出晾干。接着把晾干的面疙瘩倒入油锅翻炒,并加入青豆、胡萝卜、蒜苔粒等蔬菜和调料,出锅即可食用。历史渊源: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在民国初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