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后浇带做法图集?在16G101-1图集。后浇带加强筋是在钢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高层房子部分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后浇带的宽度和高度,都是有规定的,在后浇带加强筋布置需要按照16G101-1图集107页进行布置。那么,沉降后浇带做法图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后浇带的做法规范一般遵循以下要点:
1. 图纸参考江苏省:可以参考苏J012003图集第24页,该图集详细规定了后浇带的做法,且一般设计也会遵循此图集。 非江苏省:可以参考04G1014图集,该图集对于板后浇带的做法有明确的规定。
2. 加筋要求普遍规定: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图集,后浇带的做法中通常都需要加筋,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施工注意事项材料选择:后浇带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满足规范。 施工工艺:施工时应按照图集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后浇带的位置、尺寸、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 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应对后浇带进行妥善的养护管理,以确保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做法规范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图集进行参考,并遵循加筋等普遍规定,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等要点。
16g101-3图集106页见下附件,1824×1290像素图片,请点击放大后查看或下载(另存为),希望能够帮到你。
1、设置目的不同
沉降后浇带是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温度后浇带留出后,混凝土因温度产生形变限制变小,从而大大减少了温度应力的影响。伸缩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2、施工工艺不同
沉降后浇带需待主体结构结束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才可以浇筑。温度后浇带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
伸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
扩展资料
后浇带设计要求
现设计院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这些规范、标准是由不同的专家组编写,其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1、见下图。
2、左边钢筋红色,右边钢筋绿色。
3、钢筋搭接长度见上面的说明,大于等于Ll(100%搭接的要求),后浇带宽大于Ll+60且大于800。
在16G101-1图集。后浇带加强筋是在钢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高层房子部分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后浇带的宽度和高度,都是有规定的,在后浇带加强筋布置需要按照16G101-1图集107页进行布置。
以上就是沉降后浇带做法图集的全部内容,沉降后浇带需待主体结构结束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才可以浇筑。温度后浇带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伸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